关闭广告

人气爆棚!这些城市,满血复活……

博闻财经17451人阅读

原创 刘晓博

疫情之后,中国(内地)的大城市正在满血复活。

人气上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上海和北京,工作日的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突破了1100万人次,正向1200万人次迈进;广州突破了1000万人次,深圳正在逼近900万人次。

把今年1到2月的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跟去年全年日均客运量做对比,就可以看出哪些城市的人气恢复最为强劲。

我们根据交通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数据,统计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多的30个城市,得出了如下的增长率排行榜。



上述“轨道交通指数”显示:郑州是2023年人气恢复最强劲的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比去年上升了39.5%!

最近两年,郑州有点“走背字”。楼市大跌、暴雨肆虐、疫情冲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郑州轨道交通2022年基数较低,所以今年1到2月反弹显著。

这说明疫情结束后,大量劳务工、大学生重返郑州,带旺了这座城市。

西安去年也受到疫情的反复冲击,影响了城市整体的人气。今年1到2月,西安人气恢复非常强劲,仅次于郑州位居第二,轨交指数反弹了38.2%。

西安和郑州互为竞争对手,但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走在了前面,今年1到2月日均客运量291万人次,郑州只有112万人次。郑州需要努力了!

福州、石家庄、哈尔滨、天津的“轨道交通人气指数”反弹也超过了30%。其中石家庄、天津去年受疫情冲击比较显著。

在“人气恢复”前十名城市里,北方城市占了6个,并垄断了前两名。其中东北城市占了2个。

为什么北方人气恢复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管控中北方力度更大,这造成了2022年基数较低。

四大一线城市里,上海人气恢复最强劲,达到了24.9%;其次是深圳,达到了19.3%(这里面有新增线路多的因素);第三是北京,达到了18.0%;第四是广州,达到了4.9%。

这4个城市在2022年的疫情中都不容易,其中上海封城时间最长,所以反弹力度最大。广州疫情防控相对宽松,政策转折又从广州开始,所以广州去年基数高、今年反弹力度弱一些。

“轨道交通人气指数”显示,佛山、厦门、贵阳的人气跟2022年全年相比,反而略有下降;南京增长也比较有限。

今年1到2月的日均客运量,30个城市是如何排序的?哪些城市整体人气最旺?可以看下面这张表: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客运量,明显领先其他城市,形成了第一阵营。

在第一阵营里,上海、北京处于第一层次,均超过了730万人次。这个数据是平均数,在工作日、特殊假日,上海、北京均在1200万人次上下。

这说明上海、北京实际人口比较多,还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外来商务、旅游人口比较多。

广州日均客运量比深圳多了将近100万人次,除了说明广州常住人口多于深圳之外,还跟深圳一个重要的特点有关:

深圳是从“超级工业区”演变为一线城市的,至今有很多超级工厂分布在“原关外”。这些工厂动辄数万、十多万人,工人住在工厂自带的宿舍里,或者旁边城中村里,通勤距离不超过1公里,所以基本上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比如比亚迪在坪山的总部规模巨大,内部有自己的云轨系统,但这个交通运输量是不计入深圳轨道交通运输量的。

成都2023年1到2月日均轨道交通运输量达到了477.5万人次,远超人口第一城重庆。成都无论是轨交运输强度,还是通车里程,都显著超过重庆。

日均客运量在180万到300万人次之间的城市,有重庆、西安、武汉、杭州、南京、长沙,这些城市构成了第二阵营。

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第二城——天津,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只处于第三阵营,内地城市第11位。轨道交通的北方第二城,被西安抢去了,而且优势非常明显。

未来几年,天津将和郑州争夺北方轨道交通第三城的座次,郑州已经逼近天津。

苏州名列第14位。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和客运量,都即将“追尾”直辖市天津。

大连历史上曾为直辖市,后来是计划单列市,1949年GDP位居全国前四名。如今,轨交日均客运量竟然被佛山、无锡这些地级市超过了,也令人唏嘘。



上图是截至2023年末,内地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位居前四,京沪的通车里程正在向1000公里迈进。这四个城市,以及西安、成都、长沙是当前轨交利用率最高、强度最大的7个城市。

但需要说明的是,内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强度,还是完全无法跟香港、台北相比的,这两个城市的轨交强度大概是内地第一名的3倍和2倍。香港、台北轨交建设比较慢,里程不多,但使用率非常高。

从经济、社会效应来考虑,未来内地城市还可以继续“轨道交通大跃进”的城市,恐怕只有10个左右了。其他大部分城市,最多再快速发展5年。如果强行修建没有足够人流的线路,将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下图是过去1年(2022年2月末到2023年2月末)城市新增轨道交通里程排行榜。(通车里程未进入TOP30的城市未纳入榜单)



过去1年,深圳新增了127.6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第一。这个增量,接近于台北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54公里),或者香港总里程(225公里)的一半。

如果按照城市统计,而不按照都市圈统计,目前全球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前十名城市中,只有第十名不是中国城市(莫斯科),纽约已经被挤到了第11名。

这跟两大原因有关:

第一,中国轨道交通(地铁)建设的确一日千里,中国城市形态、居民居住形态特别适合发展轨道交通;

第二,中国内地的城市面积都比较大,除深圳、厦门、东莞、珠海、中山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是广域市;而欧美多是“狭域市”、“适域市”。

当我们说东京轨道交通超过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时候,往往是指东京都市圈,而不是东京市。严格意义上的东京市,只有2155平方公里,跟深圳差不多,相当于北京的8分之一。纽约市的陆地面积只有79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八分之一,北京的20分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它家包包超越爱马仕,成了新晋Dream Bag之首

《买手客buyerkey》 浏览 13026

看来看去,还是“微宽松版型”更适合大众

男士穿衣搭配杂志 浏览 13698

赵丽颖剪短发穿"人鱼姬"礼服 变换风格更美了

时尚丽人风行 浏览 16451

美宣布对台军售之际 解放军战机巡航台海

参考消息网 浏览 14050

王思聪生日许愿“赚大钱”,00后新女友卖货,王健林还缺多少钱?

金融八卦女 浏览 11088

人口跌到2900万 泽连斯基:需要更多离开的人回国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4383

汪峰头条又被抢!冯绍峰赵丽颖离婚力压新巡演消息

趣看热点 浏览 24287

工作人员霸占电脑拒给群众办证 官方:调离工作岗位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82951

众神回归的维密大秀,还能再造辉煌吗?

VOGUE中国 浏览 12769

父亲被熟人杀害后母亲出走17年 20岁儿子控告母亲遗弃

红星新闻 浏览 58296

发生了什么?3.4亿分红款账户,被临时冻结!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4218

深埋江门地下,捕捉“幽灵粒子”的巨型实验装置预计明年运行

南方都市报 浏览 9386

消费电子盛宴CES将至, 焦点由电动车转向AI PC?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1134

摩根大通减持,持股比例低于5%!小鹏汽车一年多跌没3145亿

市界观察 浏览 17448

黄奇帆最新研判:中国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5%以上

网易财经智库 浏览 16592

端水大师!邓超两次亮相红毯 陪完孙俪陪鹿晗

网易娱乐 浏览 25023

英国变异病毒已改变23次,儿童或成为易感人群

趣看热点 浏览 23498

和乔妹学春日穿搭LOOK,一起美丽出街!

茜茜姐妹ceci 浏览 17280

媒体:秦刚会见美驻华大使 伯恩斯待机一年才递交国书

直新闻 浏览 114990

恭喜!徐冬冬与尹子维官宣订婚,戴百万钻戒大秀幸福,合照超甜

扒虾侃娱 浏览 10652

分析机构称AMD份额被蚕食,英特尔第12/13代酷睿处理器更具竞争力

超能网 浏览 1743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