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在即将卸任的最后时刻,对中国发起了疯狂的“攻击”。他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打压遏制中国政策措施简直比过去的4年都要强烈。其对中国的态度简直可以“恶毒”来形容,拜登这是为何?
按常理,在即将卸任的最后时刻,一个总统只需要“总结”好自己政绩、安排好“后事”,等待权力交接即可,是不大会密集出台一系列的内政外交政策的。可拜登似乎是过去4年对中国的打压遏制意犹未尽,又对中国发起了非常恶毒攻击。
过去的4年,中美进行了三轮的战略磋商,领导人也实现了三次的会晤。可每一次会晤拜登都重申对华的“五不四无意”承诺,可第一次会晤后却都密集出台了对中国的战略打压政策和措施。
最后一次会晤,气氛也算是不错。拜登也还是表达了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的“诚意”,可随之就是对中国更加疯狂的“攻击”。
说老糊涂了吧,他在会晤时的表现还算是正常。说他正常吧,可他随后就做出出尔反尔的疯狂举动,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歇斯底里。在出尔反尔和严重不确定性方面,他比老特表现得还明显。
如果说老特是“精神燥狂症”,那老拜就是“老年痴呆+燥狂症”。这算是他为何对华如此恶毒的第一种解释了。
每一届总统在下台时吹嘘一下自己的政绩,也就是所谓的留下“政治遗产”,这也是美国的惯例。
拜登这4年任期内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功拱火了乌克兰战争,但却没能如愿严重地削弱俄罗斯。相反,整个西方世界被战争拖的却是精疲力尽。
尽管在支持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一定程度上的拉近了美欧关系,可这却是以美国巨大的付出为代价。近50个盟友国家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支出,竟然没有美国多。而在制裁俄罗斯和乌克兰未来地位问题上,美欧并没有达成一致。
重要的是,欧洲人一直强调坚持战略自主和不在中美大国竞争中站队,更反对与中国展开阵营式对抗。
虽然增强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感,但却没能修复美欧撕裂的关系,至少欧洲一些大国总是与拜登的战略相左。也就是说,拜登通过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加强对欧洲的控制的外交战略并没有取得成功。
第二件大事就是把中国定义为重构世界秩序“大国竞争”的第一挑战者,也就是第一打压对象国。也正因为如此,拜登政府对华开始了脱钩战略。
既然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既然之前设计的对华“接触战略”已经失败,脱钩断链也就是必然的选择。打压遏制自然也就是第一要务,也就有了中美关系的不断恶化。
尽管目前双方都表示已经有效或者说是负责任管控了双边关系,可实际上却已经进入了准冷战模式。
处于弱势一方的中国不希望出现全面对抗的局面,外界自然不会有什么议论,甚至于都在力劝中国让着点美国。而拜登总是把对中国的“五不四无意”承诺挂在嘴边,则说明美国真的不敢与中国对决。在与中国斗法中,美国根本是无可奈何。
拜登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推动印太战略和建立所谓的新自由世界联盟。可对此,不仅发展中国家就是美国的盟友国家也鲜有积极追随的。
而跟的最紧的英日韩加澳等国,除了加拿大之外,其它几个国家都在积极地与中国接触。而美国方面一再的强调对印太盟友的钢铁般的坚定承诺,除了菲律宾之外,根本没有国家愿意相信。
有意思的是,在推动印太战略的过程中,在南海和台海却被中国成功地借力打力改变了“现状”和建立了新常态,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第四件大事就是割韭菜。可不管是疯狂加息还是降息,又或者说是打金融战,非但没能有效地割韭菜,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反而使美国自己进入了通胀危机和债务危机模式。
尽管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还算不错,但美国他始终是难以摆脱严重危机的阴影。美国经济的不尽如人意以及前景堪忧,则是民主党这一次输掉大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来看,拜登执政这4年,其外交战略几无建树,反而日显孤立。内政方面美国政治的极化对立和社会撕裂也是日益严重。
第五件事就是支持以色列的残酷大屠杀行动。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与内塔政府有分歧,尽管不想使自己进行的中东大战略平衡大调整失败,但毕竟还是极力支持了以色列。虽然没有直接参战,可以协助以色列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了打击。可悲的是,对以色列付出了那么多,换来的却是与内塔尼亚胡关系的不和。
而以上这些,恰恰是他在对美国人的告别演进中重点提及的东西,明明是把美国陷入了战略困境,却偏要把这些吹成自己的政绩。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卸任前拜登一方面是解禁了援乌武器的远程打击禁令,同时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武器装备支持,还又对俄进行了更严厉的制裁。同时,他又疯狂地对中国展开了“最后的攻击”。甚至还想派航母到南海进行挑衅。
一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强势总统。4年来他没有取得什么政绩,而政绩靠吹是吹不出来的。最后对中俄表现出强势,显然是想给外界一个他依然是强势美国总统的印象,这真有些“输事不输人”的意思。保持强势,这是美国人的最低要求了,这也就算做是他的政治遗产了。
二是报复中俄让他吃鳖。特别是报复中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拜登是中美近几十年来第二个没能在任期到访中国或进行正式互访的美国总统,这等于是没有搞定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这是典型的外交无能。
在最后阶段的中美第三轮战略磋商,实际上最重要的内容可能就是想推动自己卸任前访华。虽然中国领导人也没有对美国进行过正式访问,可毕竟还是被邀请去了旧金山,拜登里外里亏大了。
虽然最后时刻中国也给了他面子在秘鲁实现了会晤,可他的南美之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冷遇。这事在美国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心里真的太憋气了。所以就在最后时刻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报复。
三是给特朗普“挖坑”。虽然中俄是他最大的对手,可特朗普才是他最大的敌人。
在最后时刻强力援乌,就是给特朗普推动乌克兰停战增加难度,不惜牺牲美国的国家利益。
而最后时刻密集出台的制裁或管控措施,显然也是在给特朗普处理中美关系时增加难度。在特朗普接手美国总统之前,严重的恶化中美关系,或者说提前打响中美贸易战,很可能严重打乱他的原定计划。
特朗普是欲以关税为手段,迫使中方在经贸问题上做出重大的让步。拜登在一些领域推动脱钩,关税手段就不起作用了。提前把贸易子弹打出去,就会让特朗普手里的关税子弹减少了威力。
特朗普的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美国的经济向好。如果中美关系因为拜登最后的打压而无法回暖,甚至于陷入报复与反报复循环,美国经济就无法向好。特朗普怎么折腾也就无能为力了。
其实,拜登最怕的是特朗普出于美国经济向好的考虑更多的是与中国进行利益交换,甚至是在某些领域里进行合作,这样美国经济肯定会向好。而这是拜登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证明了中国道路制度的优越性。至少中国模式是目前运行最高效的。
拜登和美国建制派政治精英一直说特朗普要搞独裁或寡头政治,实际上是怕特朗普对美国政体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也就是效仿中国模式。
老特如果成功,也将证明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实施“中央集权制”。老特的成功就成为了对老拜的最大否定。
拜登这4年,可是没少折腾特朗普。特朗普以罪犯之身执政美国,这很大程度上是老拜登在背后推动的。
那么,特朗普上台后,也肯定会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至少拜登的儿子是难逃恶运了。单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特朗普才是他最大的敌人。与其说是对中国的恶毒,还不如说是借恶毒中国来恶毒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