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媒体:国产"双尾蝎"编队试飞视频首公开 三点值得关注

枢密院十号70760人阅读

俄乌冲突用残酷的战绩证明了,战场上的现代无人机使用得当的话,其战力相当惊人。而中国近日首次公开展示的国产“双尾蝎”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密集编队飞行视频,则表明了多架号称“炸弹卡车”的大型武装无人机在协同作战时究竟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这也难怪有媒体将其称为无人机技术方面达成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双尾蝎”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资料图)

“双尾蝎”对于中国军迷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近年它多次出现在台湾附近展开绕岛巡逻,甚至飞越第一岛链,让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起飞战机进行跟踪拍摄。但这次3架“双尾蝎”无人机编队所展示的,是中国无人机技术从单打独斗向体系配合的转变。

根据公开视频,在这次编队试飞中,3架“双尾蝎”察打一体无人机全副武装,搭载了精确制导炸弹、导弹和较小型的无人机,从机场依次起飞,接着组成直线、三角形等不同编队。“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长航时无人机首次实现近距离编队满载弹药飞行。”



视频截图

这句话包含三个值得关注的信息。

首先,它展示了“双尾蝎”无人机满载弹药的能力。印度《欧亚时报》28日引用城市战和无人机专家罗曼的话强调称,每架“双尾蝎”无人机最多可携带16枚弹药。因此,这三架无人机编队理论上总共可以容纳48种不同的弹药,从而大大扩展了其火力打击能力。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也认为,这次验证测试证明,满载弹药的“双尾蝎”具有卓越的可控性,因为装载沉重的弹药后飞机会变得笨重,密集编队时飞机的操控能力下降会非常危险。

其次,这是三架大型无人机实现了“近距离编队”。王亚男认为,无人机执行军事任务的话,一个典型的模式就是集群化作战。对于更小的无人机,可能会更多使用“蜂群”那样的密集编队,而大型无人机可能会组成两三架一组的小群组,但在战场上较大的空间里可能会有很多组。



小型无人机组成的灯光秀在技术难度上远远无法与大型无人机近距离编队飞行相比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介绍说,目前小型无人机组成的灯光秀,虽然编队更为庞大、密集,能在天空中快速变化图形,但那种高密集编队并实现快速队形变换,是在具有高精度的差分卫星导航信号的环境下进行的。显然,不能期望战场上能出现这样的理想卫星导航信号环境,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密集编队飞行的控制原理是不同的。

第三,它还初步展示了未来大型无人机的作战概念。从视频可以看出,领头的一架无人机属于“双尾蝎A”,这是其动力增强型,特征是配备了三台发动机和三台发电机,最大航时、最大载荷等各项关键指标都有较大提升;后两架属于常规双发布局的“双尾蝎”。这样的组合是否意味着它们将承担不同的作战能力,视频并没有更多介绍。



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概念图

但王亚男透露,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更先进的方式是自主编队,就是说只需要给整个群组一个指令,群组就会以一个规定的队形飞向预定的的航线,甚至执行任务。比起单架无人机,无人机编队的任务能力显著增加,因为后者能够携带更多的机载武器,对敌方攻势群或防线形成突破效应。这背后要求的就是对无人机群组有一个非常科学有效的控制系统。

张学峰表示,无人机能实现密集编队,表明未来作战时能在更为广阔空域中实现密切协同。察打一体无人机之间以及无人机和有人机之间的协同配合、分工合作已成为趋势。未来无人机作战不会是单打独斗,而是体系配合。例如由一架无人机携带电子干扰吊舱,专门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压制,伴随掩护己方其他无人机实施打击,这将极大提高传统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生存能力。

相关新闻

央视披露 满负荷挂载的“双尾蝎”实现中国同类装备的“首次”

6月26日,央视军事播发视频,披露国产“双尾蝎”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最新动态。

事实上,此前曾公开亮相的“双尾蝎”无人机因其科幻的外形和优异性能,已成为军迷心中的明星武器。

公开资料显示,"双尾蝎"无人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三发动机重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其机长10米,翼展20米,最大航程6000公里,滞空时间约40小时,最大载荷1.2吨,可挂载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电子战吊舱等多种弹药和载荷。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君,和外国同类机型相比,“双尾蝎”的航程、载荷能力都相当优异。



“双尾蝎”察打一体无人机

政知君注意到,目前,“双尾蝎”在军事、民用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球网今年早些时候刊文披露,4月27日,“双尾蝎”无人机逆时针绕台岛巡航一周,引起岛内关注。

此外,公开报道显示,“双尾蝎”还曾参与抢险救援任务,发挥应急通信中继和投送物资等作用。



“双尾蝎”察打一体无人机

此次央视播发视频披露称,近期,3架满负荷挂载的“双尾蝎”无人机实现空中密集编队飞行,这在国产长航时无人机中是第一次。

不论有人还是无人机型,编队飞行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缘何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三机编队飞行如今才实现?



视频截图

宋忠平解读称,有人机型编队飞行,飞行员可以实时应对空中的突发情况,而无人机编队间的配合和机动,难度要大很多,需要依靠智能的算法、稳定的通信、遥控人员的精准操控才能实现。



视频截图

“小型民用无人机编组灯光秀并不少见,但这是在平时电磁环境不受任何干扰的环境下进行的。战场环境下,受到干扰的电磁环境复杂,针对无人机的遥控要难很多。另外,小型无人机航程短,遥控基站、人员距离无人机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但‘双尾蝎’航程长,其实际执行任务时可能距离遥控人员很远,这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宋忠平说。

既然困难重重,为何还要进行这类试飞测试?

宋忠平就此表示,本身载弹量就很可观的“双尾蝎”编队飞行,可以让其具有饱和攻击能力,战时可针对敌方进行“面杀伤”,或确保针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毁伤,这也是此次编队飞行中的“双尾蝎”要挂载弹药起飞的原因。“比如针对对方地面装甲集群,一架无人机的火力显然无法有效进行大面积摧毁,需要多架‘双尾蝎’进行编队配合来执行打击任务。此外,一些高价值目标周围,当然也会配有密集的防空火力,仅一架无人机携带的弹药可能会被拦截导致任务失败。”



视频截图

除此之外,宋忠平还分析称,未来无人机的作战模式多样,我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参考目前多种类有人战机相互配合实现体系作战,未来或许也会开发出无人预警机、无人电子战机、无人反潜机等特种型号无人机,“双尾蝎”因其留空时间长等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改装平台。“那么如果想实现例如无人预警机配合无人战斗机的体系作战模式,编队飞行是基础。这个意义上,大型无人机在战场环境下编队飞行所需要的通信保障、算力保障,是我们一定要攻克的难题。”

政知君注意到,智能化作战领域专家吴明曦做客央视军事栏目时也解读称,无人机集群协同感知、协同对抗,是未来无人机作战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始祖鸟龙年冲锋衣,是不是“智商税”?排队抢到一件,来说说感受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9832

车臣军官称曾距"瓦格纳"部队数百米:准备面对各种结果

环球网资讯 浏览 67718

皮尔斯-摩根为节目预热:梅西会追随C罗的脚步去沙特吗?

直播吧 浏览 14772

北极正在生成新的气候系统,各项数值已远超往常观测范围

趣看热点 浏览 21515

欧洲进入对俄开战准备阶段,美国也有异动

浏览 7137

制药巨头诺华CEO:全球应对新流行病工作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643

奥巴马带着妻女与好莱坞演员汤姆·汉克斯聚餐

译言 浏览 11657

莫斯科市长称击落两架飞往莫斯科的武装无人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373

“董宇辉”,被转让!

半岛晨报 浏览 8189

2024年第一颗大雷爆了?富人收割机,终于割不动了

象视汽车 浏览 8738

高德地图董事长俞永福:聚合模式的终局,一定是一体化出行服务

钛媒体APP 浏览 15129

博主都爱的松弛感穿搭法,舒适又自在

七柒时尚笔记 浏览 14785

马苏重提为帮李小璐陷事业瓶颈:感谢难忘的经历

樱桃说 浏览 15338

意媒:3后卫阵型不再奏效,休赛期后皮奥利可能变阵回到4-2-3-1

直播吧 浏览 15831

刘嘉玲在接受某节目采访时,爆料何超莲与窦骁已经隐婚

趣看热点 浏览 22642

朴敏英被质疑收前任上亿生活费,本尊否认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8874

先做一手准备,阿斯:哈维派了三位分析师看马德里德比

懂球帝 浏览 8559

76人和步行者有意休赛期追求乔治

OnFire 浏览 8638

恩里克:球队今天展现的态度我很喜欢,赛季结束前我们不能放松

直播吧 浏览 7948

理想 ONE 汽车全部售罄:从 0 到 1 的功臣终迎来落幕之时

IT之家 浏览 12643

陈家东“拍脑袋”搞政绩工程大量烂尾:不调研可行性,选址靠风水师

上游新闻 浏览 892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