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财政发力的声音很足,印钞机又要动了?

米筐投资11953人阅读





财政发力的声音很足,背后实质上是印钞和花钱提速,创造需求的过程!

1

前段时间,央行出了一组关于印钞流向的数据,主要内容如下:

今年1-5月,M2总量新增15.62万亿元。

截至5月底,0.01万亿元成为了流通中现金,9.26万亿元成为了居民存款,0.35和4.17万亿元分别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还有1.83万亿元成为了包括非银存款在内的其他存款。

这组数据再次印证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不是货币太少,而是我们的货币活性太低,(财政)负债创造了很多货币,被人为地“冷冻”在账户里,没有继续往下流!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一年来我们钱印了不少,而经济和通胀还是起不来。

很多人不明白钱流动不起来怎么会影响经济和通胀,咱们举个简单地例子。

假设整个经济中只有100块钱,由富人甲持有。

情景一:甲舍得花钱,买了80块钱的水果,卖水果的乙就获得80块钱的收入并停止花钱,把它存在了银行。

情景二:甲花了80块,乙拿到钱后花了64块钱,丙获得了收入并继续以获得收入的80%花出去.......

前者用100块钱的货币创造了80块钱的GDP,后者用100块钱的货币创造了200块钱的GDP。

同时,因为前者货币流动速度很低,很多人有买东西的需求却因为手里没钱买不起,导致商品价格被动回落,通胀自然也上不去。

我们当前的经济问题从根上说也是因为花钱的人少!

花钱的人少,很多需要钱来实现需求的人就满足不了,经济活力就会丧失,物价下滑、失业......

事实上,这个问题上个世纪就被凯恩斯预见到了。

用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货币的储藏价值必然会导致有人存钱,存钱的人一多又必然会引发需求不足,经济活力丧失。

怎么解决?

印钱!

根据当前的现实说就是,疏通财政发债创造货币的通道,并想办法让人花钱!

2

很多人不明白,钱的背后本质上就是负债,负债的背后就是花钱。

这里的印钱,其背后有两层意思:

其一,疏通财政发债,印钱的通道;

其二,财政还必须要发债、花钱,确保经济不会冷冻导致更多人不愿意花钱,进一步降低货币的流动速度。

有人就疑问了,明明钱流向的管道被堵住了,不能继续往下流了,再印钱不还是会被继续冷冻(储蓄)吗?

是,但也不全是。

管道固然要疏通,但钱不能少,否则就会瞬间流动性紧张,让经济更加承压。

当前的情形就像极了上文中的情景。

财政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上文中的富人甲,通过基建最先获得收入的国企和地方城投相当于上文中的乙。

眼下之所以没有继续往下传递,一部分原因受限于高层对地方的债务约束,另一部分原因是经济热度没有起来,预期收入跟不上,以丙、丁为代表的民企和居民更愿意把钱存起来以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

所以,此刻财政花钱最重要的一个职能不是让钱流动起来,而是稳住经济,让预期好转,让其他人也愿意花钱。

毕竟,一头热一头冷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而一头已经冷了,另一头也冷势必会更冷。

3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财政发债创造货币的堵点,光靠货币政策(降息等)完全不够看。

要知道,印钱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让钱流动的理论传导路径是:

央行降息——银行低成本愿意贷款——企业和老百姓贷款增加——从而带动投资、消费增加;

财政政策让钱流动起来的理论传导途径是:

财政发债建项目——企业扩张并获得收入——老百姓就业获得工资——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全面起来。

注意,上面两段话面有两个潜藏的大前提,一个是货币政策要想顺利传导光利息便宜银行想放贷没有用,必须要有人借钱;而财政政策要想顺利传导,源头启动的项目资金要足够多且还要足够多的企业主体参与才行。

现如今,货币政策的问题是借钱的人少。民企因为利润下降、投资意愿很低,老百姓因为收入预期不稳也不愿意负债太多。这就注定,在当前的环境下,货币政策降的那点利息根本勾不起人们借钱的冲动。

这是当前货币政策沦为配角的核心原因。

而财政政策,一方面受限于赤字率而不能发太多的债,另一方面受限于负债率的要求,地方和国企也不能肆意负债扩张。这就注定源头的资金整体并没有那么多,而项目资金流到地方和国企后为了应付负债率的要求就自然不愿继续往下流。

这才是当下货币流动不起来的最大堵点,也是经济承压的核心原因。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是因为太害怕风险才制造了更大的风险。

4

未来会如何解决?

有两个方案:

1.弱化负债率要求,增加初始资金,打通财政政策的传输渠道;

2.最上面负债,将得到的钱直接送给民企和老百姓手里,直接改善他们的小账本,投资和消费必然快速盘活。

第二种情况暂时看不到,最后大概率会选择第一种。

看吧,尽管最近政策各种保守,但最终一定还会选择财政加量!后续的M2反弹就是最好的见证。

至于我们普通大众担心的通胀问题暂时还不值得关注,那是经济彻底回暖后才考虑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们的央行行长也说了,CPI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到12月CPI同比将在1%以上。

至于投资,现在市场正处在第二个交易阶段——企业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等什么时候通胀起来了,经济活跃了才是第三个交易阶段——全民资产负债表扩张。

总之,当前的经济压力势必会倒逼政策加码,而政策加码又势必以印钞的方式体现!

最近小作文满天飞,救市举措渲染的足足的,可就是没见政策有实质性行动。股市回落了,债市又有抬头的意思,但是笔者相信后续政策一定会出,一定会以财政加大负债(原有的基础上加量)的方式出现,股债格局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一切皆因,经济放缓的责任谁都担不起,而破局只能看财政力度!!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中国驻德国使馆疑遭纵火,一名男子被柏林警方逮捕

趣看热点 浏览 458517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53亿,贾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

趣看热点 浏览 22014

同样是“好男人”,把黄磊、吴京、沙溢放一起看,都露出了马脚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8991

男子被疑出轨,老婆在线求李若彤帮捉奸,本尊回复

盖饭娱乐官方号 浏览 14588

历经112天,奥特曼“无罪”重返OpenAI董事会,并新增三名女董事|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浏览 8455

为成为世界工厂,印度修改地方劳动法:允许两班倒,放宽女性夜间加班规定

时代周报 浏览 15315

全国女性省委副书记再添一人 曾是最年轻的省级女常委

政知新媒体 浏览 76484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我们对台的承诺会变

环球网 浏览 64879

哪一款才是真?特斯拉Model 2最新假想图发布

天天汽车 浏览 8769

国足跟"亚洲三流"难分胜负 2场比赛1球未进创历史记录

南方都市报 浏览 56982

里程碑!乔治生涯三分超皮尔斯独占历史第12 高居现役第6

醉卧浮生 浏览 9125

美太空军将首次参演“乙支自由之盾”

海外网 浏览 10624

穿衣时髦的关键,离不开这些单品 | 好物

LinkFashion 浏览 8740

上月7只新基金有效认购仅为1户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8764

碧桂园服务跌幅扩大至11% 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将减少32亿元至41亿元

网易财经 浏览 9282

美军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全程跟监警戒

东部战区 浏览 102567

春节见闻|高速充电量同比增长近七成,电车取号排队频现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8581

美称因俄空军活动频繁 将向中东部署F-22战斗机

参考消息 浏览 12472

中印边境冲突现场十个细节到底是怎么回事?

趣看热点 浏览 22076

媒体人:河南与三镇比赛的主裁判执法经验不足,多次引起争议

直播吧 浏览 14610

国家统计局:前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701亿元 同比下降7.2%

国家统计局网站 浏览 12369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